操作要點
魚糜解凍
可采用自然空氣解凍、高頻解凍機解凍或平板解凍機解凍,解凍的最終溫度在-2~3℃較為適宜。此外,最好用切割機直接將冷凍魚糜切成20mm厚的薄片,直接送入斬拌配料。
涂膜蒸煮
將魚糜送入充填涂膜機的送肉泵貯料斗內,貯料斗的夾層內放冰水,以防魚糜溫度提高(控制溫度<10℃)。經充填涂膜機的平口型噴嘴“T形狹縫”,形成1.5~2.5cm厚、12~22cm寬的薄帶,粘在不銹鋼片傳送帶上。薄片狀的魚糜隨著傳送帶送入蒸汽箱,經90℃、30s的濕熱加熱處理,此處蒸煮的目的是使涂片定型穩定(并非蒸熟)。
火烤冷卻
薄片狀的魚糜又隨著傳送帶送入明火,進行干熱,火源為液化氣,火苗距涂片3cm,火烤時間為40秒。火烤前要在涂片邊緣噴淋清水,以防火烤后涂片與白鋼板相粘連。薄片狀的魚糜經傳送帶的傳送開始自然冷卻,時間2.25min,冷卻后的溫度在35~40℃,冷卻使蟹棒涂片富有彈性。
利用帶條紋的軋輥與涂片擠壓以形成深度為1mm×lmm,間距為1mm的條紋,使成品表面接近于蟹肉表面的條紋,再將蟹棒薄片利用集束器自動卷成束狀,卷層為4層。
涂色包膜
選用與蝦蟹的顏色相似的紅色素,色素涂在卷的表面(占總表面積的2/5~1/2),可采用直接涂在集束表面或涂在包裝涂膜上兩種方式,當薄膜包在集束表面時,色素即可附著在制品的表面上。隨著制品不斷推出,聚乙烯薄膜會自動將其包裝并熱合封口。將包裝薄膜的制品切成段,段長50cm,裝箱,再進行后續蒸煮、冷卻。
脫膜切段
制品經冷卻后薄膜需要脫衣,脫薄膜時要注意制品的防斷裂、變形及操作衛生,以免受到二次污染。切小段可有兩種切法。斜切段:斜切角為45°,斜切刀距為40mm:橫切段:一般段長100mm左右,也可按不同要求切成不同長度的段,以利于消費者自由改刀。切段由切段機機完成,以制品的進料速度和刀具旋轉速度來調整段長。
包裝運輸
用聚乙烯袋真空包裝后,整形、冷凍。蟹棒屬于冷凍食品,貯存運輸包括銷售的溫度條件要在-15℃以下。